《中华道医学》上篇第二章“道家”(五个小节)

时间:2016-8-29 15:59:19   作者:北京道医之家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   来源:北京道医之家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   阅读:6869   评论:0
内容摘要:温馨提示:本书大纲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李良松教授(章)亲自撰写,本书大纲“节”由道医之家创始人邱天道研究员撰写。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,暂为(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道医学教材)培训使用教材。特别感谢北京道医之家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“助力”本书,功德无量!

《中华道医学》上篇第二章“道家”(五个小节)

  中华道医学

李良松 邱天道 编著

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


上篇 总论


第二章 道家

 

《中华道医学》上篇第二章“道家”(五个小节)

春秋时期,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。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,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,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。对中华哲学、文学、科技、艺术、音乐、养生、宗教等等影响深远。

 

道家以为核心,认为天道无为、主张道法自然,提出道生法、以雌守雄、刚柔并济等政治、军事策略,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,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,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,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

 

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,故学者说: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。是国民思想的中心,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,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。

 

 

第一节 古往今来治国治家的“道家思想”

 

道家的起源,可以一直追溯到泰古二皇,春秋时期,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,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,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。标志这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。从此成为古往今来治国治家的至尊宝术。

 

以黄帝、伊尹、太公、辛甲、鬻子、老子、文子、列子、庄子、管子、鹖冠子等等为主要代表,主张无为、璞朴、与时迁移,应物变化,等等。

 

尤其重要的是,道家虽有经典着作,可思想并不圈囿于着作之中。道家思想的形成是以总结、发展、着典籍为主要路径,每一次思想的跳跃都经历了极其长时间的众人积累,这也再一次的凸显了道家的生命力。

 

道家人物既可入世建功;亦可功成身退,在历史长河中每当灾世来临之时,道家人物以一身浩然道气挑战灾难乱源,诛邪卫道,拨乱反正,也因此激荡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传奇篇章。

 

鹖冠子也在教育庞煖之时,将一位道家学者的基本修行方向罗列了出来,他称之为九道,分别是一曰道德,二曰阴阳,三曰法令,四曰天官,五曰神徵,六曰伎艺,七曰人情,八曰械器,九曰处兵。缺一不可,只能多不可以少,能成为道家的人必须是全面的人才。

 

道因应无方,惟变所适。史公司马谈在《论六家旨要》所论。道家与时迁移,应物变化虚无为本,因循为用无成执,无常形因时为业时变是守。故太史公突出强调。这得益于道家所具有的职业优势和深厚的知识背景。

 

道家出自史官,在古代,史官的职责主要为观察星象、制定历法、管理王室典籍和收藏档案,掌管着华夏部落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所有官方所拥有的珍贵典籍,故其为通晓当时一切知识部门的伟大学者。



相关评论
道医之家 - 徽标商标 - 邱天道 - 联系我们 - 发明专利 - 管理登陆